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電力電纜在城網供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一些城市的市區己逐步取代架空輸電線路隨著電纜數量的多及運行時間的延長,電纜的故障也越來越頻繁由于電纜線路的隱蔽性、個別運行單位的運行資料不完善以及測試設備的局限性等原因,使電纜故障的查找非常困難如何合理地選擇故障測試設備,準確、快速地查找電纜故障,縮短故障停電時間,成為電纜運行人員非常關心的問題
1電力電纜故障分類電力電纜故障按性質可分為串聯(斷線)故障及并聯(短路)故障兩種,后者按主絕緣外是否有金屬護套或屏蔽可分為主絕緣故障(外有金屬護套或屏蔽)和外皮(外護套)故障(無金屬護套或屏蔽)主絕緣故障根據測試方法不同,按故障點的絕緣電阻Rf大小可分為①金屬性短路(低阻)故障不同儀器及方法選擇Rf不同,一般Rf<10Z.(Z.為電纜波阻抗);②高阻故障;③間歇(閃絡)故障3者之間沒有的界限,主要由現場試驗方法區分,與設備的容量及內阻有關2電纜故障測試方法的比較電纜故障的測試步驟均為:①診斷故障,②故障預定位;③故障定點(精定位)各種故障及其相應的測試方法見表1表1電力電纜故障及檢測方法故障類型預定位方法精定位方法斷線故障魯低壓脈沖反射法▲電橋法聲磁同步法低阻故障魯低壓脈沖反射法▲電橋法★音頻感應法★聲磁同步法,電流方向法二次脈沖法(SIM)▲沖閃法主絕高阻故障★高壓電橋法聲響法聲磁同步法緣故障二次脈沖法(直流耐間歇性故障(閃絡)壓擊穿后用)▲衰減法▲直流閃測法聲磁同步法外護套故障高壓電橋法▲聲磁同步法壓降法魯跨步電壓法注:為推薦使用;★為有條件限制;▲為可用方法;為不推薦使用3電力電纜的測試方法1970年以前,通常使用電橋法及低壓脈沖反射法測試電力電纜故障,兩者對低阻故障很準確,但對高阻故障不適用。其后出現了直流閃測法和沖擊閃測法,分別測試間歇故障及高阻故障,兩者都均可分為電流和電壓閃測法。電壓法可測率高,波形清晰易判,盲區比電流法少一倍,但接線復雜,分壓過大時對人及儀器有危險;電流法則相反目前這兩種方法是國產高阻故障測試儀的主流方法,基本上解決了電纜高阻故障測試問題但儀器有盲區,且波形有時不夠明顯,靠人為判斷,儀器誤差相對較大1990s,國外發明二次脈沖法,即結合高壓發生器沖擊閃絡技術,在故障點起弧的瞬間通過內部裝置觸發發射一低壓脈沖,此脈沖在故障點閃絡處(電弧的電阻值很低)發生短路反射,并記憶在儀器中,電弧熄滅后,復發一測量脈沖通過故障處直達電纜末端并發生開路反射,比較兩次低壓脈沖波形(見)可非常容易地判斷故障點(擊穿點)位置,是目前*基礎測試方法基于二次脈沖法設備有奧高電壓技術強調起弧與觸發脈沖配合,由內部通信裝置擊電流進行阻尼,同時增加沖擊電流的沖擊寬度;而Seba則采用穩弧儀,強調延長電弧時間,保證低壓脈沖在起弧期間到達Baur公司載精密電纜故障測試預定位系統原理見該設備與國產電流或電壓法測試儀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二次脈沖原理圖結構緊湊,接線簡單,切換容易,安全可靠自動匹配自動判斷,并可打印或存盤引入“tm*測試可消除盲區將預先測試脈沖波經過儀器到達引線末端的時間”tm*值輸入到系統中。在同一種方法中*tm*為定值,與波速度選擇無關。所測波形中tm時刻點即為所測電纜的始端精度高采樣頻率200MHz,精度達0.4m對電纜狀態及與運行時出故障的自動定位測試將電纜的GIS(地理信息系統)與GPS(定位系統)聯合應用,實現實時、動態的在線監測及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日本部分重要的電纜線路裝有在線監測及故障測試系統,監測系統會測出電纜的故障位置自動發射給衛星系統,用戶終端即可知道故障實際位置,實現全自動化管理4配置電纜故障測試設備的幾點考慮高性能設備價格高,但服務范圍達到一定規模時,故障停電損失遠大于儀器價格。